野蓮的故鄉~高雄美濃李家野蓮觀光園區
野蓮正式學名:龍骨瓣莕菜,是睡蓮科莕菜屬下的一個種。亦稱銀蓮花、捲瓣莕菜、刺種莕菜、水皮蓮、水蓮菜、野蓮仔等名稱;其細長嫩莖可食用,為台灣高雄市美濃區地區主要農作名產之一。

中正湖內,處處可見一種挺水生的浮葉植物,由於葉片的外觀像似縮小版的睡蓮,葉子漂浮在水面上,又會開出迷你型像蓮花般的花朵,因而當地人就稱它為「野蓮」。

野蓮是民間習慣稱呼的俗名,真正的名字為「龍骨瓣莕菜」,又俗稱為捲瓣莕、銀蓮花、水皮蓮,是龍膽科莕菜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
採收起來的龍骨瓣莕菜,摘除掉根部與頂端的葉片,將葉柄搓洗乾淨後,切段加嫩薑絲、蔭鼓、沙茶醬熱炒,入嘴的口感,質地香脆,清香爽口。

目前,在美濃地區推廣種植龍骨瓣莕菜,想要一嚐野蓮的美味,在美濃鎮街上的餐廳,都可以品嚐到這道特產美食!

龍骨瓣莕菜常年可以栽培,其最明顯的特徵,是由根部到葉片之間,有長達2~3 尺的葉柄,它可以供作食用的部位,就是生長在水中的葉柄,且葉柄須長到一定的長度,才具商品的經濟價值。

所以,通常都栽培在魚塭或池塘等無汚染的乾淨水池裏。

根據美濃區農會表示,目前的全美濃的野蓮耕種面積,大約一百公頃上下,由於一年至少可以收穫三次,一公頃平均可以採收兩萬台斤,照市價一台斤五十元來算的話,年產值絕對有三億以上。

由於耕種野蓮必須泡在水中,農民常會皮膚感染、關節病變,再加上穿著青蛙裝工作,夏天必須忍受酷熱高溫,冬天又要耐住冷水寒風,曾有農民以客家話形容種野蓮,「熱天熱到會高毛、寒天冷到發瘴。(夏天熱到非常可惡,冬天冷到直發哆嗦)」在美濃人眼中,野蓮是極為艱苦的農業項目。(摘錄官網)

是日約凌晨五時許趕赴現場拍攝已是早上七時了,工作人員在六時下田,九時收工,所以有二個小時可以拍照。

因為他們都必須著青蛙裝,我們僅能在田埂上捕捉辛苦工作的畫面,並提防失足掉落水裏,人可以洗澡沖洗,相機就要送修,所費不貲呀!

以上照片都是辛苦得來,尤其大太陽底下,汗流浹背,眼花撩亂,還好主人家待人和氣,免費提供拍照,並邀請我們一行人到府上奉茶,倍增温罄,特此感謝他,地址電話在名片上詳細列印了,如果想要參觀拍照請事先與李老闆聯繫,忘不了他的隆情高誼,以誌謝悃。